遊遊隨筆:食藥定成漢堡包? 回復道具隨筆談

回復道具永遠是大家的好朋友,不管戰鬥如何劣勢,只要有強力的回復道具在身邊,還是有辦法繼續作戰。一般而言,大家都不會深究它們是怎樣為我方補血,不過若然稍稍描離遊戲世界,以較現實的角度來看,不難發現十居共九的回復道具都是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奇怪東西……

醫療系

HP(Hit Point)在遊戲中代表著角色的耐打值,HP下降即是角色受了傷,以此概念為基礎的話,把回復道具被描寫成醫療系事物似乎是最合理的處理方式。醫療系回復道具十分常見,比方說《Dragon Quest》系列的藥草(やくそう)、《Final Fantasy》系列的回復藥(ポーション)、聖靈藥(エリクサー)等都是廣為玩者熟悉的回復道具。

說到回復藥跟聖靈藥,不知大家還記不記得在《FFXII》及《FFXIII》發售時,亦曾一同分別推出回復藥及聖靈藥的真實商品?為配合翌年《FFXII》發售,2005年Square Enix與三得利合作,參照作中回復藥Potion的形象推出相關的清涼飲品。產品分成兩種包裝,一種是容量為120 ml、售價200日圓的「普通版」,另一種是容量為100 ml、售價630日圓的「限定版」;限定版的瓶子當然漂亮得多,而且還收錄了角色收藏卡片。考慮到作中一支回復藥價格為30G,從中能略略感受到遊戲內的物價。

那麼,回復藥的味道又是如何呢?當年有幸買了一支普通版來喝,還記得感覺涼涼的,有點香草味道,不是很甜……雖然算不上很好喝,但我覺得還算可以,只是分量非常少,喝了兩三口就玩完。仔細想想,既然它用了「回復藥」之名的話,弄得太好味反而有點違和感吧?

雖然不差,但份量太少了吧?

後來在《FFXIII》時三得利再推合作商品,這次更是HP、MP全回復的「聖靈藥」!不過這次廠商放棄了高級路線,聖靈藥用上印上了角色圖案的350ml一般鋁罐包裝,價格同樣為200日圓……在現實中就不要吐槽回復藥和聖靈藥的定價為甚麼會一樣了。至於味道……抱歉,我沒有嘗過,唯有等嚐過的朋友反過來告訴我。
另外也想為《Tales》的「軟糖(グミ)」平反一下。軟糖是《Tales》系列的經典回復道具,擁有像蘋果、橙等多種口味,不同種類有著不一樣的回復HP、MP(SP)效果。正當大家以為它是糖果時,其實它是醫療藥品!超任版首作《Tales of Phantasia》中曾有設定指這些軟糖其實是像糖果的藥物,回復力強又容易入口……絕對是完美藥物的典範!

不過藥草也好,回復藥也好,這些道具名字好像有點大雜把,不是很清楚它們實際上對主角有甚麼好處。甚至會出現像《Biohazard》名物「香草」那樣,既可以成棵齋食,又可以兩棵揉成粉狀食,又可以混合紅色香草強化效力之類不能理解的構造。

根據遊戲設定,綠色香草擁有抑制T-Virus能力,美國政府都建議一般家庭種植

在此,若然換成在現實中也有的藥物時,說不定會較講道理。在《不思議迷宮 杜魯尼哥大冒險》系列中,有一種名為「弟切草」的強力回復道具。在日本傳說裡,古代有一對兄弟利用這種草製作出萬能秘藥,但弟弟卻把秘密告訴給他的情人而觸怒了兄長,最後兄長用刀刺殺了弟弟,而這種藥草亦被稱為「弟切草」。中藥則稱之為「小連翹」,有止血功用,能用於吐血、刀傷及瘀傷,亦能作為治療濕疹皮疹上,用途相當廣泛。看來選它來作為回復道具十分合理,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同廠Chun Soft還有另一超任名作同樣都稱為《弟切草》。

除此之外,Rockstar名作《Max Payne》系統亦頗有意思。話說作中有一項痛苦值的數值,痛苦值達最高時就會Game Over,這時玩者可以用身上的止痛藥來鎮痛。既然遊戲把HP數值用「痛苦」來表現出來的話,用上止痛藥就變得非常合理。不過在此還有頗具意思的地方,事實上原本是警察的主角Max曾被濫藥者殺死妻女,為了報仇於是加入藥物管理局當調查員,但後來在一次調查中其同僚亦被殺害,現在為了追捕犯人,連自己也要服用過多止痛藥來鎖痛,「濫藥」二字已經深深影響著他的人生……

藥物從任何方面都毀掉Max的人生

最後,不知大家有沒有留意,許多時遊戲內的藥物許多時都是內服用而非外用,但想到角色一般的傷害都是外傷時,是不是用些外用藥或是救急品比較好呢?例如《Bio》系列除神奇香草外也有貼地的救急噴霧,又或者像《Last of Us》或者《Left 4 Dead》之類一整個救急包放出來……來到這裡,或許有人會想起《Pokemon》的傷藥都是噴霧式,不過想到畢竟小精靈與人類有別,到底這些傷藥噴劑是用來消毒止血,還是讓小精靈的皮膚吸收到體內呢,實在很難定奪!

雖然是噴劑,但用在小精靈身上的話又未必是消毒止血……

食物系

生病吃藥、受傷貼膠布,本來回復道具不是醫療用品實在說不過去,但可惜(還是應該說是有趣?)的是利用食物來回復的遊戲,絕對比用醫療用品的多得多。回想起來,打從像《食鬼》、《泡泡龍》等7、80年代的遊戲開始,已經不時出現食物類加分道具。不知是否受此風潮閉幕,從古到今、從動作到RPG,蓋起雙眼隨便在家中的遊戲架上拿都隨時拿到不只一款。想想受了刀傷然後吃個蘋果就會好起來,明易比起《Bio》的紅綠香草更不可思議,但偏偏絕大部分開發組及玩者都對欣然接受,莫非這就是電玩之神開的玩笑?

不管如何,既然「食物補血」已經成為真理,繼續深究下去也沒意思,還是找找些有趣的例子談談更實際。能回復HP的食物林林種種,但一般走較硬派路線的作品多用肉類或男飯料理多,而軟派一點的則多用糖果或水果類……問題來了,如果兩種屬性都存在的話,要如何是好?說不定PCE的《惡魔城德古拉 血之輪迴》能提供到答案。

話說此作設有吸血鬼獵人里希特(リヒター)及擁有四聖獸力量加護的小妹妹瑪利亞(マリア)二人可選用;前者走傳統《惡魔城》氣氛,而後者雖然挑戰的版面和前者一樣,不過瑪利亞本身容易操作之外,瑪利亞的外表、動作及結局畫面都可愛得多關係,許多時都被看成是輕鬆模式。另外,選用哪名角色不會影響回復道具的收藏位置,可是當里希特的是例牌「惡魔城肉」時,瑪利亞的則更改為各種可愛甜品,非常配合各自形像。

斧頭扒跟波板糖,大家喜歡哪個?

不過有時候比起食物種類,在甚麼地方找到食物才更容易讓玩者吐槽。還記得以往著名舊遊戲系Youtube AVGN都曾吐槽過,為甚麼惡魔城肉都藏在牆壁內,但比惡魔城肉更過份的例子不難找到。例如在《Mother 2》中,由於初期資金不足,到快餐店買漢堡包作回復用是奢侈行為,相信幾乎玩者曾在快餐店旁的垃圾桶裡回收漢堡包!雖然回復效果跟在店裡買的一樣厲害,但不知何解玩者內心會多了一份莫名其妙的悲哀感。

與《Mother 2》同樣經典的,還有Capcom的橫向捲軸動作永恆經典《Final Fight》。來到第3版,等著各位的苜領是惡德長官Edi。當他登場時會把口中的香口膠吐在地上,這時如果將香口膠拾起來吃掉會回復6成體力;若是滿血狀態吃的話則會加分42910點(本作企劃者NIN的生日日期為昭和42年9月10日)……百利而無一害,實在沒理由不吃吧?

食二手香口膠挑戰自己自尊心

當然垃圾桶漢堡跟二手香口膠是極端例子,絕大部分情況下,回復用的食物都是味道與外觀共存的美食,而近代的電玩界更流行起製作料理——收集材料後製作出形形式式的料理。像《軌跡》系列或者最近的《薩爾達傳說BOW》等,我方都可以利用冒險中得來的食材製作料理,並且開發出不同的菜單。但要說電玩美食,就絕對少不得遊戲商Vanillaware的各款名作。

這家公司最著名的除了美麗的2D畫面外,非常講究的美食圖像都是其中之一。像《Odin Sphere Leifthrasir》中,玩者可以把食材交給駐守在各地的廚房,讓他們製作出一款款精緻料理;又或者如《朧村正》般在食店點下料理後,會看到碟上的美食一啖啖地減少。甚至會有如《Dragon’s Crown》般,過版時會用之前首領戰後首領(怪物)們留下的肉來烹調,可說是電玩版的「迷宮飯」。

Vanillaware新作《Unicorn Overlord》似乎同樣有大量美食

既然電玩世界中的美食這麼吸引,有沒有可能在現實中一嚐呢?有!在網上有眾多料理教學短片,並曾於日本Circle K、松屋及CoCo壹番屋等連鎖店當過限定菜單的「麻婆咖哩」,其實是《Tales》系列的架空名菜。雖然是RPG中的創作料理,不過作中食譜也表明只是「將咖哩跟麻婆豆腐混在一起即可」,在現實中重現沒甚麼難度(大前題是先要分別煮好咖哩和麻婆豆腐)。說起來,活躍於PS2及PS3的RPG系列《Ar tonelico》有一款驚為天人的奇蹟料理「燒肉梳打」,雖然大概不可能會真正被商品化,可是在網絡或SNS上搜尋「焼肉ソーダ」的話,不難發現由熱心粉絲自行製作的例子……

燒肉梳打的味道或許不是想像中奇怪

另外,部分對食物回復道具的「食物」元素較著重的作品,會連食物的一大缺點——「腐朽」都會引入遊戲中。比方說《不思議迷宮》系列中除HP以外還有「滿腹度」這數值,如不定期攝取食物的話,此數值會不斷下降,跌至零的話就會扣減HP,危及性命。但另一方面,作中出現的食物卻會腐爛,不能一直留在身邊等機回復,所以發現食物時還是需要儘快食用,是餓是飽多少受到運氣影響。

而由2人組同人遊戲開發組合製作、在近年引發相當話題性的種米遊戲《天穗的咲稻姬(天穂のサクナヒメ)》對食物更為講究。食物一般只有三幾天的保存期,有些甚至昨天入手今天就腐爛掉;特別是包括主題種米在內,此作各種食材的入手方法全都不容易,千辛萬苦取得的食材一下子腐掉,很難不教人心痛。不過另一方面,玩者仍可利用加工等方法延長保存期限,即使腐爛掉也可化成肥料,總算有方法不用完全浪費掉。

 

原創物

細心想想,回復道具打從一開始就是不存在的創作物,所以不請是醫療系也好,食物系也好,硬是將原作概點套用其中的話總會有些違和感。因此若是要完全合理化回復道具的原理,唯一的方法就只有用上原創設定,而且自行設定的話更可符合遊戲世界觀,可謂一石二鳥。

在此,《Rockman》系列的「E罐」可說是其中一個經典。在設定上,E罐是收集了擬似太陽能源的罐子,比起藥品或食物更適合身為機械人的洛克人作回復之用。有趣的是,在舊作漫畫版中E罐像罐裝飲品般可插飲管飲用,但到了PS《Super Adventure Rockman》時則出現了將E罐插中手中直接吸收,讓不少看過漫畫版的人吃驚。

身為機械人的洛克人不是要「補血」而是要「補油」

而個人要數最經典的,莫過於《Dark Soul》系列的「人性(人間性)」。人性是人獨有的「人的象徵」,獻上人性更能令死者蘇生,是作中故事上一大重要設定,系統方面則可分成數值及道具兩種。簡單來說,人性道具是回復工具,除了可回復HP外,亦可增加主角的人性數值,人性值高的話會影響道具掉出率、耐性及攻擊力等多方面……說了這麼久,到底人性即是甚麼?或許即使完走3集的朋友亦未必能好好說清楚。

哲學問題:人性到底是甚麼呢?

可是不要以為所有原創物為回復道具都貼近世界觀設定,有時亦可以飛得令人摸不著頭腦,好像在GC隱世名作《Baten Kaitos》中,最強回復Magnas(作中類似道具的卡片)竟然是美少女偶像戰士Wonder Momo(ワンダーモモ)!

Wonder Momo是來自1987年同名街機作,而由於曾在1989年被移植到PC-E上,所以在舊年代的家用機迷間有一定知名度。作中女主角神田桃表面上是普通高中女生兼舞台劇女演員,實際上卻是為保護地球而與異次元怪人作戰的女戰士Wonder Momo。穿著超級迷你裙的Wonder Momo經常秀出美腳,跳起來也會露出白色的小褲褲,受當時得到不少男性玩者鍾愛。由於《Wonder Momo》跟《Baten Kaitos》都是Bandai Namco(當時為Namco)旗下作品,所以會以這種形式Crossover也不算出奇,但為甚麼會化身成回復系道具呢,這個問題或許永遠找不到答案。

Wonder Momo為大家加油充電!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