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遊隨筆:開機不打機 遊戲外的主機用途.下

上回已跟各位談過不少令人意想不到的主機用途,今回就請讓我繼續這個話題吧。雖然在移動裝置發展成熟的今天,下記的功能看起來頗多餘,但細心想想,作為電子產品,各主機性能與同期其他產品來說向來不低,而且價格相宜,被其他非遊戲類的服務商看中其實不難理解。

遊遊隨筆:開機不打機 遊戲外的主機用途(上)

 

看電視

1989年眼見任天堂以Game Boy開拓出「手提機」這個新電玩市場,同期其他對手均躍躍欲試,打算在新舞台上挑戰任天堂的王者地位。針對Game Boy最顯然易見的弱點——灰階液晶屏幕,世嘉的Game Gear以及NEC與Hundson共同開發的PC-Engine GT都以全彩屏幕自居,然而彩屏耗電量奇高,兩台主機動用6顆2A電池卻只能啟動3、4小時左右,再看看GB則是4顆2A電池運作15小時,誰勝誰負已經高下立見……

不過這次並非要談手提機大戰,而是主機能做到電玩以外甚麼功能。那麼手提機能做到甚麼呢?就是看電視。今天要隨時隨地看直播電視沒有難度,但30多年前卻甚為艱難;能攜帶外出的小型屏幕非常昂貴,要收到電視的話亦要加上天線接受器,結果還是變得非常笨重。

GG欠缺亮眼的Killer Soft,而GT更是直接對應回PCE的HuCard遊戲,完全沒有專用作品,作為主機兩者吸引力相當有限,然而主機商均有為它們推出TV收發器周邊,令它們發揮出它們意想不到的功用。用家只要在主機的遊戲插入口插上TV收發器的話,就能收看直播電視,但因為各國電視制式不同,並非所有國家都能對應。再加上之前也有說,GG及GT耗電量驚人,打算攜帶外出看電視似乎不切實際。

雖然GG及GT的彩屏十分細小,但在當時已是相當珍貴的攜帶型屏幕

在此,GG跟GT有一個決定性的優勢,就是其TV收發器設有AV輸入功能,換言之能播放所有對應AV制式的視訊器材。有了它要在GG上看錄影機、VCD、DVD,或是玩紅白機到PS,甚至是PS2、PS3的各世代主機都沒問題。當然,帶著GG在街上看電影打家用機絕對不切實際,可是對於當時要外出工幹或者留學,而宿舍沒有個人電視的話,將GG接駁上TV收發器及濕電後便馬上化身成非常貴重的個人娛樂用屏幕。而且GG加收發器的價格才3萬多日圓,是個一般人不難負擔的價格。

比起能接收電視電波,GG的TV收發器的AV輸入功能更有價值

後來DS及PSP也有各自推出TV收發器,價格不但比GG更低,周邊體積亦細小得多,而DS及PSP的電量續航力正常,在街上用手提機看電視這概念才真正被實用化過來。只是它們的TV收發器沒有視訊輸入,而真正用上其看電視功能的人著實不多,最終成為冷門周邊……看來還是GG的TV收發器是最成功呢!(雖然主機本身並不成功……)

PSP的TV收發器體積細小功能多多,可惜卻不能像GG般成為私人屏幕

 

電子手帳

遊戲主機向來是個相廉但高規格的電子產品,因而能做到以往必須要付昂貴價值才能享用的額外功能,而手提機更因為其便攜性及擁有獨立屏幕,所以也能用在些取代小型電子產品上,除小型電視外,電子手帳亦是個好例子。

說到電子手帳,各位腦內可能會閃起些低價平板電腦或者手帳App之類,不過8、90年代的電子手帳則是完完全全的獨立電子產品——設有黑白屏幕及實體鍵盤的小型裝置,用家能查看日期及記入各種日程、個人帳目或電話地址帳,亦能做些小計算或小遊戲等等……毫無疑問是個沉悶又不是很實用的工具。可是當時大家對這些攜帶式電子產品十分嚮往,認為擁有電子手帳的都是潮人或成功人士。

1992年Konami看準了這點,在GB平台上推出名為《Nanonote》軟件,以滿足憧憬電子手帳的小朋友們需要。此作並沒有任何遊玩元素,功能則是多針對中小學生而行——除了月曆、日程、通訊錄及計數機等電子手帳基本功之外,還有學校上課時間表、學科成績記錄及零用錢帳目,甚至是與朋友的相性占卜。另外用家之間能透過通訊線交換資料,功能頗為齊全。

要逐個文字選擇輸入可真的花時間

不過《Nanonote》有一個致命問題,就是文字輸入難度十分高。不管是日英數,各文字都要用十字掣及按鈕逐個點選,非常花時間。而且那時功能較少的兒童向電子手帳不過了數千日圓,相比起來GB本體再加上軟件定價4500日圓的金額似乎不怎樣吸引。再加上GB是一台遊戲機,要每天帶著它到學校的話總有一天被老師沒收……還是一台真正的低價電子手帳實際吧?

《Nanonote》的確是一個失敗例子,但它卻並非唯一的遊戲主機用電子手帳。2000年代中期,擁有觸屏的新型手機DS熱爆全球,而開發成本小、遊玩人口多元化的DS市場吸引了以往少有的小粒遊戲發展,2006年的《Style Book~肉桂犬~》便是另一個好例子。

雖然附有可愛的DS主機套,但從軟件功能來看性價比仍是太低

顧名思義,此仍是以Sario人氣王肉桂犬作招徠的DS用電子手帳,隨軟年本身還附有肉桂犬的DS收納袋。雖然觸屏的幫助能較容易輸入資料文字等,可是作為電子手帳,此作只有朋友表、日程表、日記及零用錢帳四大功能,比起《Nanonote》更少。但它卻有一點點的收集元素,就是用家每次使用日記或日程表的話便可儲得微笑得點,這些點數則可在店內購入可愛的肉桂犬貼紙貼在日記或日程上,總算有多少趣味性。

《肉桂犬》最大問題在於功能太少,性價比十分低。事實上只收錄電子手帳的話,內容絕對會有所不足,因此如果把電子手帳作為副功能而非主要的話,情況可能會有點不同。2008年同樣是DS角色主導作品的《Snoopy DS ~跟Snoopy的同伴見面吧!~》推出,此作是款標準可遊玩的遊戲,玩者能在作中與Snoopy與他的朋友交流、玩玩小遊戲等。在此之外,其Extra模式中設有電子手帳,可記錄日程之餘亦能像《肉桂犬》般,把於本篇遊戲內購入的貼子貼在日程式。手帳功能雖然不足,但既然是額外功能的話應該不會有太多人認真評價吧?

《Snoppy DS》的電子手帳功能雖不算多,不過作為附帶模式已經足夠

 

未來預測類

人們總希望自己有一個水晶球能看穿未來,但原來除了水晶球外,或許一台紅白機亦能幫上忙……1989年在紅白機上曾出現過一款神奇軟件《模擬賽馬 心水(競馬シミュレーション 本命)》,雖然從名字看來像是一款賽馬遊戲,但其實卻是用於預測賽馬的工具,沒有半點遊玩成份——用家要將希望要預測的賽事資料輸入其中,完成後軟件會以動畫反映賽果及獎金金額出來。
聽起來似乎不可思議,但在此可以負責任地跟大家說,這是連同上期介紹過中的實用軟件中最無能的作品!首先不用多說,「一切資料僅供參考,本公司不會負任何責任」這個聲明(頭盔)當然穩在手上。其次用家未賭馬先做資料輸入員,因為遊戲需要輸入的資料量非常多,比賽場地、馬場情況、天氣、時間、比賽馬匹數目、馬匹年齡、腳力、體重、負重、過去成績、比賽前休養期、獎金數、人氣、用家心水名次……每次推算新賽事時都要重新輸入一遍!

預想賽果之前先要把馬經的大堆資料通通輸入其中

好不容易把所有情報全數輸入,但結果計算非常粗略,比方說一匹重999 kgs的馬匹竟能輕鬆取得頭幾名位置;負重89 kgs(最重負重)的馬匹成績會跟負重30 kgs(最少)的對手相同;人氣多寡跟馬匹名次完全無關……

明明是如此無能的軟件,卻夠膽索價9800日圓,是同期紅白機遊戲中屬最高價的層面。不過令人非常意外的是此作銷量離奇地好,能連續3星期登上當時遊戲銷量榜頭20名。生產商日本物產亦食過翻尋味,推出了另一款優化了輸入系統及設有存檔功能的賽馬預測作《黑鐵弘最愛預測!勝馬傳說(黒鉄ヒロシの予想大好き!勝馬伝説)》,在超任甚至是GB上更有大量同類,就連Square也曾以PS的《Power Stakes》系列染指此介別,賽馬預測意外地成為工具類作品的大欄目。

想不到連Square也曾推出過預想賽果軟件呢!

說到預測未來,比起賽馬相信更多人會馬上想到占卜吧?占卜雖然不時會在各大小遊戲中以小功能形式附加其中,不過還是有除占卜外甚麼遊玩元素皆無的工具系作品。紅白機最早期的占卜軟件可數1989年的《89電腦九星占卜》。它是款由日本占卜術界中享負盛名的神宮館監修製作,以用家的出生年月日配合九星占星術來占卜用家的一天、一個月、一年、一世及姻緣運。

《89電腦九星占卜》的匣帶外表可真像山寨貨

雖然占卜結果是否準確因人而異,不過在計算用家的星宿及干支等資料上頗為準確,是個不錯的占卜程式。只可惜內容單薄之餘更標價高達9800日圓,所以不算很暢銷。在此之後各主機上均有形形式式的占卜軟件;有些用的是中國算命,有些是西洋占星術,大都有著名玄學家背書,但全都是輸入用家的資料後計算出結果來。

唯獨一款名為《SIMPLE 1500實用系列 Vol.10 塔羅占卜》的PS作品較特別,因為除了一般占卜外,還收錄了詳細的塔羅牌歷史及各種專業用語,以及說明如何解讀塔羅牌的講座,細讀之後勉強應能為身邊的親友用塔羅牌占卜一下;在同類占卜工具中額外多了學習用途。

除了占卜用家運情外,亦會教導用家塔羅占卜入門

除此之外…

除了之前談過的軟硬件外,其實仍有許多不同的工具能引發出主機的其他功用,不過要全部逐一介紹實在不可能,在此唯有再選2個我覺得頗為意外的例子;第一個是幫助孕婦管理身體健康的Mama Mitte。

這是一套由Bandai製作的手提機Wonder Swan Color及特殊體重計組合,用家站在體重計上後,體重計就可以透過紅外線將結果反映在WSC上。最特別的是Mama Mitte會顯示扣除腹中嬰孩的體重後媽媽的實際體重,並能跟上回結果作對比,從而知道自己實際重了多少,並帶著WSC直接將資料交給醫生。另一方面,在WSC上亦收錄了出產育兒資訊及小遊戲,對新手媽媽來說是個不錯的支援工具。

然而Mama Mitte定價為3萬8千日圓,看看WSC的定價不過是6千8百日圓,似乎有點不值。另外Mama Mitte並非在一般遊戲店發售,而是於嬰幼兒商品店中出售,機迷們進入這些店子去買來收藏亦需要不少勇氣……種種原因令此作變得非常罕有,漸漸成為東西洋電玩收集家的夢幻寶物。

Mama Mitte的WSC為專屬主機,不能運作其他WSC遊戲

另一個我覺得相當特別的例子還有PC Engine的駕駛導航系列。現在要使用導航只要一台手機便足夠,講究一點的話則安裝附有硬碟及GPS的專用導航裝置亦可,但以前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導航裝置其中一個重點需要體積細小,當時記錄地圖的媒體許多時都會採用輕便的IC卡,可是缺點在於容量細之餘價格亦高。

為了優化這些問題,Panasonic在與NCE合作將調整80年代末推出的PCE為導航裝置。在此不是要把一整台PCE放到車上,而是把主機的CPU裝到導航上,讓它能讀取PCE專用軟件媒體HuCard,並把資料反映在導航畫面上。

跟IC卡大小相約的HuCard其實為容量較大的Rom,價格亦較同期硬體低,頗適合用於駕駛導航。除地圖外,PCE導航更推出了一些專用遊戲給駕駛者在車上解解悶,須知在攜帶影音裝置不發達的年代,能在車上開電動絕對能在朋輩間炫耀,但當然這些遊戲皆設有安排設計,必須在車子停下來時才能啟動。

雖然活躍時期十分短,但HuCard亦曾於車輛導航歷史上留下足跡

雖然把PCE製作成導航系統的點子不錯,可惜始終各HuCard需要9800日圓,價格仍偏高,其後比HuCard更便宜但容量卻高上許多倍的CD光碟流行,PCE導航與其他IC卡PC 導航迅速成為歷史,能留到今天的HuCard地圖相信也寥寥無幾吧?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