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遊隨筆:買前要試試? 認識更多體驗版

昔日玩者要決定一款遊戲是否值得買,只能靠雜誌介紹或評論來決定,但時至今天還有一個大家經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試玩體驗版。體驗版就像超市的試食一樣,雖然單憑它不能完全把握整個作品容貌,然而卻可以推斷知道是否合自己口味。亦因如此,體驗版好壞對銷量絕對有所影響……到底電玩界的體驗版是怎樣一路走來呢?

沒有體驗版的過去

現在大家心血來潮開動家裡的主機過過手癮,可能會選擇下載遊戲體驗版來吃免費餐。今天體驗版已經成為機迷們生活的一部分,然而在昔日卻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直到90年代中期為止,家用手提遊戲以匣帶為媒體,匣帶成本十分高,要推出體驗版完全不合乎成本效益,因此當時並不存在配布給機迷們的體驗版。

不過這不代表遊戲界完全沒有體驗版存在,始終光靠發售前廣告或雜誌介紹有點單調,讓玩者能實際感受過遊戲的話,促銷力會截然不同。當時大型遊戲商如Bandai(現為Bandai Namco)、Hudson(現為Konami Digital Entertainment)等相當活躍舉辦大小型遊戲活動,有些是遊戲比賽,有些則是連同低年齡向漫畫雜誌一起舉辦的綜合活動,場上都會放置一些新推出的遊戲台供訪客遊玩,玩者可以利用這機會一嘗新作。

由遊戲商舉辦的遊戲活動上不時設有遊戲體驗空間,可說是體驗版的前身

來到超任年代,不管是傳媒業界還是遊戲店舖,與電玩界相關的周邊行業漸漸需要在發售前掌握更多遊戲資訊,有時遊戲商會特意為她們製作樣品Rom匣帶。這些遊戲完全沒有包裝,內容也僅限於遊戲序盤部分,亦不保證已Debug,完全是測試版,不過對行內人來說已經足夠。說起來,樣品匣帶由於沒有經正式渠道流出市面關係,對玩者來說向來神秘,所以反而能一直吸引遊戲收藏家收集,在中古市場上有價有市。

樣品Rom只會在遊戲活動會場出現或配布給行內人士,不會流通出外,不少玩者因而覺得很神秘

體驗版配布最大問題在於軟件媒體之上,但除此之外也需要業界內吹起這股風潮才可。1986年紅白機磁碟機正是以廉價的磁碟為賣點,玩者以低價購入附有遊戲的磁碟,也能付款覆寫新作於舊磁碟上。磁碟的特徵其實頗適合體驗版發佈,但卻沒有遊戲商嘗試過。除了因為家用界向來無需體驗版概念之外,當年遊戲設計簡單、容量小、開發期短等小規模關係,被認定沒必要製作體驗版。

光碟推動體驗版

體驗版首度在電玩界中出世,在於光碟媒體正式引入遊戲內。PC-E在主機推出後不久便積極往強化周邊CD Rom2上移行,令PC-E遊戲跟光碟幾乎劃上等號。光碟容量大,生產也容易,為體驗版造就良好環境——能把大容量遊戲的其中一部分作為體驗版收錄在低廉的CD中發佈。
1991年,PC-E為宣傳手上大作《天外魔境II》及《英雄傳說》,推出了名為《Super CD-Rom2體驗軟件集》於一般遊戲店中發售,價格為1,000日圓。另外,90年代初PC-E專門雜誌《月刊PC Engine》也推出前後合計6本、附有光碟的增刊《PC Engine CD-Rom膠囊》,每期均有5至7款遊戲體驗版收錄,當中更不乏《英雄傳說II》及《心跳回憶》等名作。

雖然是體驗版,不過卻需要付錢購入

眼利的朋友會發現,這些體驗版其實全都要付費(增刊本身需要付費),不過跟現在所謂的「收費體驗版」(※ 1)不同。現在會收費體驗版一般內容會較長,如存檔等與製品版的連結也較充實,但前者的體驗版內容其實相當少,純粹給玩者嘗一嘗。在今天的角度來看或許很不值得,可是當時大家都理所當然地認為不管甚麼遊戲就是要付費,忽略了體驗版作為宣傳用的特徵。

到了90年代中的光碟次世代年代,雖然亦會有獨立收費的體驗版,但各遊戲商開始嘗試免費配布。其中一個方式是直接放到遊戲零售店直接派發,可是印量不足的話便失去體驗版的宣傳價值,印量多成本又會大幅增加,畢竟光碟再便宜也比宣傳單張昂貴得多,拿捏好不容易。相比起來,在另一個場所發配的話,效果則明顯得多,那就是於遊戲展上派發。

之前也有說過,遊戲商會在展覽等促銷活動上放置遊戲試玩,不過到了90年代中,由SCE(現為SIE)帶頭的東京遊戲展(TGS)開始定期舉行。雖然因種種大人事情關係,未能完全反映出整個業界的新動向,但集合大量著名遊戲商參展且定期舉辦的大型遊戲展相當少有。在此,各參展商都想鶴立雞群成為遊戲展中最注目的一家,免費配布人氣遊戲體驗版自然能引來長長的人龍。

注解:※ 1 時下流行以「付費體驗版」來揶揄質素低、未完成開發的劣質製品版遊戲,但其實也有真正需要付錢的體驗版。

《FFVII》體驗版配布一出瞬即令Square成為TGS全場焦點

回想起來,1996年時Square(現為Square Enix)曾在TGS上免費派發數萬套《FFVII》的體驗版,須知《FFVII》是當下最為機迷期望的超大作,體驗版一出迅即吸引大批業界內外人士排隊入手,各遊戲雜誌亦爭相報導體驗版內容,風頭完全蓋過其他同級大廠。

作為宣傳工具,《FFVII》體驗版無疑已完美地發揮功用,但更厲害的是它還能促銷其他同廠作品。話說在TGS之後許多人都想親自一睹體驗版的風采,Square把握商機,決定將名為《Square’s Preview》的宣傳光碟同封於她首款PS平台遊戲《Tobal No. 1》裡,光碟內收錄了《FFVII》體驗版。

《Tobal No. 1》是款3D格鬥遊戲,跟當時RPG名廠的Square形象格格不入,此舉明顯是借《FFVII》之名來促銷新作,結果銷量達66萬套以上,以從來未推出過格鬥遊戲的廠商製作的完全格鬥新作來說,成績非常驕人,當中相信為《FFVII》體驗版而非《Tobal No. 1》而購入遊戲的人數絕對不少……

《FFVII》體驗版同封令完全新作的《Tobal No. 1》有驚人銷量,但卻被玩者輕視為「《FFVII》體驗版的贈品」

無論如何,數字就是一切,同時亦證明了將人氣作品體驗版同封於二三線作品的可塑性。在PS年代往PS2初期好一段日子,Square及其他遊戲商均積極利用這套來催谷新作銷量,比方說《武藏傳》附送《FFVIII》體驗版;《ZOE》附送《MGS2》體驗版;《Bioharzard Director’s Cut》附送《Bio2》體驗版等等,希望能先睹心儀遊戲的玩者忙得不可開交。

遊戲商要二三線作品依附一線作人氣而行不難理解,可是對開發組來說,靠這種形式來促銷未必是好事。比方說《ZOE》是PS2初期作品,遊玩時間相當短,但畫面、操作性、故事及音效等均屬良作水平,有潛力培育成為更著名的系列,而《Anubis》也証明了這一點。只是遊戲自推出當時一直被外界視為「《MGS2》體驗版附送品」而加以輕視,導致2年後續篇、機械人遊戲頂級良作的《Anubis》無法引起更大關注,實在可惜。

下載體驗版

直到現在,光碟媒體仍是遊戲界主流,然而體驗版卻早已完全轉營至另一個層次——下載形式。各位可能認為,下載體驗版是2000年代中後期家用主機長期線上化後的成果,但其實下載體驗版出現時間比想像中的早得多。

超任中後期年代有一台奇特周邊——Satellaview,簡單而言它是收發放送衛星將遊戲資訊等資料發配給Satellaview用家的工具,原理和衛星收發電視相似。透過Satellaview發配的除了有天氣、廣播節目外,還有被視為主菜的遊戲部份,其中又包括各體驗版遊戲。

Satellaview利用衛星發佈體驗版,由於門檻很高關係,不是太多玩者能一嘗這些體驗版

不過由於超任主體沒有儲存空間關係,一關機的話包括體驗版在內的下載遊戲都會消失,玩者想再遊玩得須再次下載。聽起來似乎十分先進,但由於衛星頻度收發門檻不低,加上當下流行32 bit主機風潮,令Satellaview未能普及起來。

有趣的是,任天堂對於虛擬體驗版配布的執著比其他主機商都深。在此之後,任天堂曾於GBA及DS年代在各大遊戲店裡分別設置名為「月刊任天堂店頭Demo」及「DS Station」的下載站,玩者可利用通訊線(GBA)或WiFi(DS)從這些下載站中下載體驗版往自己的手提機上。可惜由於下載站數目相當有限,別說是日本國外玩者,即使是日本生活的玩者,也未必能輕鬆享用得到。

在特定地點提供下載始終不及透過網絡來得方便

在此不難理解到,下載體驗版如非透過一般網絡發佈的話根本沒有意思,這又回歸到主機時常在線化這點上。的確,從2000年代中開始,PS3、Xbox 360及Wii都已做到與網絡普及,對體驗版流通起了極大幫忙。尤其是PS3及Xbox 360主機本身擁有硬碟盤,要下載及收藏體驗版更加容易。但話說回來,要追溯最早期在網絡上發佈體驗版的話,其實是可以回顧至PS年代。

PS曾經有一款恐怖電子小說遊戲《19時03分 上野發夜光列車》,其體驗版並非實體而是在網絡發佈,不過在沒有線上功能的PS要如何做到?很簡單,就是不用PS改為電腦上線。玩者能上它的官網遊玩以html製作的網絡體驗版。以當時的技術來看,要以html來重現PS遊戲看來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因為此作是以文章及硬照湊合而成的電子小說遊戲,因此html已經足夠應付,而此作可說是最初期設有網絡體驗版的作品。

電子小說式遊戲能單純利用html重現,無需主機協助

是宣傳?還是倒米?

遊戲商大費周章製作體驗版,目的當然是想把遊戲吸引的一面呈現給玩者,讓玩者能下定決心買製品版,所以體驗版質素絕對能左右玩者觀感。2012年DSi上有一款名為《電波人間的RPG》下載專用作品,玩者要利用DSi的Wifi或QR Code功能在玩者四周捕捉「電波人」,讓他們加入我方陣營攻略迷宮。

作品雖然低成本但水準不差,而體驗版更是細心至設定成能讓體驗版存檔承繼往製品版上。如此設計在今天十分常見,不過在當年它幾乎是同類設定的先驅者。接下來在不到半年時間,此作推出續集,同樣地設有體驗版,而且當中更可使用DS的擦身通訊,玩者更能體驗到遊戲實際的吸引力。我想購入此作的玩者當中有不少人都是嘗過體驗版吧?

《電波人間的RPG》體驗版設計親切,方便了玩者直接轉往製品版遊玩

但不是所有遊戲體驗版都能有促銷效果,相反更不時有「倒米」的例子。說到SS上的《女神轉生》系列,相信機迷們會毫不猶豫想起《惡魔召喚師》系列,但其實除此之外還有一款名為《Ronde~輪舞曲~》、類屬SRPG的作品(嚴格來說定位應為《魔神轉生》系列)。比起遊戲自身,它的體驗版傳說更為玩者們認識。

話說此作在發售前製作了只收錄了第一版的體驗版,結果預約了的玩者紛紛取消預約,大大打擊作品銷量,原因在於只是透過體驗版已經深深感受到無可挽救的低質素畫面,以及生硬至極的配音。更不幸的是,在此作發售日後不足1個月,同為《真女神轉生》系列旗下的神作《Soul Hacker》推出。雖說兩作開發商不同(※ 2),但很難不讓人將兩者作比較,這樣更顯《Ronde》的低質素……

不出體驗版的遊戲會比推出體驗版的暢銷,有時候並非沒有道理。

雖然體驗版是促銷工具,但也要遊戲本身有一定質素才行……

注解:※ 2《Soul Hackers》是Atlus親自開發,而《Ronde》則是由Multimedia Intelligence開發、Altus發行,而Multimedia Intelligence後來亦有為Atlus開發《真女神轉生Devil Children》系列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