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遊隨筆:過去已被遺忘了? 那些年的遊戲中小企

一說到日系遊戲商,大家的腦海內可能馬上會想到Square Enix、Capcom、Bandai Namco等機迷們耳熟能詳的大牌子,但其實就算她們規模再大,也難以單靠幾家公司構築起整個日系遊戲行業。從80年代紅白機開始至今,除了大公司外還有許多中小企遊戲商製作出令人津津樂道的經典作品。只是在風急浪高的電玩市場上要全身而還絕非易事……這些昔日已存在的中小企,現在身在到底身在何方?

清盤破產

80年代中紅白機冒起不但令整個家用市場真正成形,而且還是電玩間的淘金時期。當時遊戲開發時間一般只為一年甚至更短,但如果成為當下人氣作的話能輕易賣上數十萬或上百萬套;成本低回報高,加上市場初成形尚未有完整的質量指標,許多從事街機或從未染指過電玩行業的公司,也乘著熱潮參一腳。雖然失敗例子多不勝數,但亦有公司憑一款作品一擊即中,Technos Japan就是當時常見的典型例子。

這家公司在1981年成立,是由另一家老牌遊戲商、現在已倒閉的Data East前社員另起爐灶成立的遊戲商。最初只是負責如街機《空手道》系列等Data East外判遊戲開發,後來Technos在1986年以自社名義獨立製作《熱血硬派國雄君(熱血硬派くにおくん)》,以當時新穎的近似橫向捲軸動作形式(非真正的橫向捲軸)系統進行之餘,主角是當代充滿仁義的不良番長為主角,深得玩者喜愛。翌年公司再下一城以同作角色製作運動遊戲(?)《熱血高校躲避球》部,成功確立《熱血》系列形象。

《熱血硬派》及其外傳《熱血高校》均具人氣,Technos亦盡全力向此系列發展

 

後來兩套《熱血》作品在1987年移植往紅白機上大熱後,系列正式脫離街機而只在家用機上發展。除了任天堂的紅白機、超任及GB外,亦有向如MD及PCE等其他主機上登場,同時亦向《大運動會》、《足球編》之類不同方向嘗試。系列開始至90年代中的不足十年間,連同移植在內《熱血》系列作品多達30作以上,是90年代機迷的集體回憶。
可惜Technos在大力培育《熱血》系列之外,忽略了其他原創作的開發,除了《雙截龍》外此公司再沒其他為玩者認識的作品。另一方面,這公司在開發技術上亦漸漸追不上時代,尤其是在90年代中期多邊形遊戲熱潮下,Technos顯然沒有能力將《熱血》等旗下作品移師往32bit主機。最終公司在1996年倒閉,其作品版權先後落入Atlus及Arc System Works手上。

Technos Japan的失敗顯示出中小型遊戲商常見的兩大難處,第一是過於依賴一、兩款人氣系列形成出銷售不健康情況,一旦系列老化時便會直接影響公司營運;第二則是因公司因成本等問題未能追上當下開發技術,致無法在流行平台上繼續經營系列,又或者令經營成本大幅上升。不過有時候又不是所有倒閉的遊戲商都必然遇上相同命運,有時候只是單純自社經營不善而倒閉。

由於過於依賴單一品牌加上開發技術力追不上時代,Technos自然被潮流淘汰

喜歡恐怖遊戲的朋友,大概會聽過《Clock Tower》這個經典系列吧?而製作它的正是Human這家一化中堅公司。Human真正出頭之時的確是在《CT》系列前後的90年代起,但她早在1983年便成立,紅白機年代時更是經常接下Konami、Bandai等大型遊戲商外判的開發商,是業界內暗地裡活躍的實力派。直到90年代起的《火爆摔角(ファイヤープロレスリング)》及《Formation Soccer》等運動遊戲開始以自己牌頭推出後,逐漸為機迷們認知。

個人而言,這家公司的厲害之處在於探索品牌的積極性上。90年代初以上述兩套運動遊戲開始成名後,在超任末期卻以恐怖名作《CT》系列,用另一個形象為運動遊戲迷以外的玩者所知,而在90年代後期則開拓出《The便利店(ザ・コンビニ)》這個男女老少均適合的大眾向作品,以及《爆走貨櫃車傳說(爆走 デコトラ伝説)》等潛力作。此外,像《Twilight Syndrome》系列及《御神樂少女探偵團》等非主流遊戲也受到玩者好評。

從動態系的動作冒險、運動類到靜態系的經營SLG、文字AVG都有嘗試的Human,是不少機迷的美好回憶

可以說,Human非但不是不適應多邊形遊戲年代,而且在90年代中更令事業得到更多擴展。不過不知何解遊戲開發事業卻漸漸迷走,如有以全貓咪為主角的古裝日本冒險活劇作品《貓侍》,以及人稱史上最凶聲優遊戲《Stand by Say You!》。另一方面,Human在家用事業外也嘗試向街機方向發展,更先後取得好幾個街機設計專行,但街機市場在90年代末漸漸衰退,連同Human的初街機作未出已經要撤退,赤字大幅提升,出師未捷身先死。

然而最令人費解的是,為求從赤字中繼續存活Human在1998年選擇完全退出電玩市場,轉為經營遊戲製作教育學校。其實在90年代初Human已建立出自稱世界第一家遊戲開發人材育成學校Human Creative School,不過萬萬想不到她竟會把這份副業看得比正業的家用機更重,到頭來不足2年便因收生不足而賣掉學校,清盤收場……若在當時Human不選擇街機或學校事業,而是專心「打龜」集中火力在人氣系列上的話,會否有不一樣的結果?

結束家用遊戲事業卻全力投球向學校經營上,到底是甚麼鬼決定?

除非虧本,否則一般情況下遊戲商也不會選擇倒閉,然而也有些如Clover Studio這少數例外。此公司在2004年成立,3年後清盤,雖然只有短短3年壽命,但從成立前後的話題性、作品名聲及清盤後續都為玩者留下深刻印象,是家非常傳奇的公司。

話說2000年代初,《Bio》系列生父、前Capcom開發總指揮的三上真司氏因《Bio4》及系列的日後平台方針鬧翻,令《4》由GC平台獨佔變成設有PS2版,成為遊戲界三大冇口齒事件之一。Capcom既不想三上氏及其他具個性的製作人再有大衝擊,但又不想失去他們的名氣,於是在2004年出資100%成立分公司Clover Studio,讓他們在更大的開發自由度下,自己能全面掌管遊戲發行。

Clover Studio在成立後3年間製作了《大神》、《Viewiful Joe》及《God Hand》,雖然除了《大神》外銷量好一點外其他都不暢銷,可是全部作品都得到玩者正面評價。但最終Clover Studio的理念和Capcom分歧太大,最後在兩者共識下選擇清盤消失。後來Clover Studio社長稻葉敦志氏與部分Clover Studio主要成員成立新公司SEED,也就是今天Platinum Games的前身。至於三上氏則獨立後成立Tango(現為TangoGameworks),公司旗下作品有《The Evil Within》系列等。

Clover Studio雖然只存活了3年,但對後來遊戲界有一定影響

合併、轉讓

經營不善不代表只有倒閉清盤這條末路,更多情況是選擇合併或事業轉讓等出路。合併方說相信大家都不會感到陌生,別說是中小商,現在的大型跨國遊戲公司如Bandai Namco、Square Enix、Koei Temco等,其實全都是合併後的結果,而合併消息更是當時業界的一大話題。不過合併後Bandai Namco還是會繼續製作高達與《Tales》;Square Enix也繼續她的《DQ》、《FF》之道,似乎對玩者實際影響不大。當然誰都會認為這些有力品牌有價有市不會輕易被消滅,但凡事總有例外。

Hudson雖然不是甚麼頂級大遊戲公司,然而她在許多機迷心目中有很特殊的存在。首先她是早於紅白機年代已是很具名氣的遊戲商,除了超長壽人氣品牌《桃太郎電鐵》、《炸彈人》及《Mario Party》系列外,其宣傳部明星高橋名人氏也是機迷心目中永遠的打機高手。另一方面,除了軟件之外Hudson亦曾跟NEC合作,開發出PCE這台非常特別的主機,CD光碟遊戲、美少女遊戲等均是在PCE上開始立足於家用界。

《炸彈人》、《桃鐵》、PCE、高橋名人……Hudson實在是家很特別的公司

90年代後期Hudson因PCE後繼機PC-FX失利,加上主要融資銀行北海道拓殖銀行破產關係,令公司資金周轉一氣惡化,在紅白機年代曾是競爭對手的Konami就趁此機於2000年起入股Hudson,令Hudson成為旗下子公司,及後更完全吸收成完全把Hudson收歸己有,2012年Hudson這家公司正式消失。

本來同類劇本在電玩界中偶爾會出現,不過如此有名的遊戲商就算因吸收而名存實亡,人氣系列也能長存,有部分開發組及系列不少能繼續以舊公司名義繼續推出新作。可是Hudson被吸收後,《Bomberman》及《桃鐵》等人氣系列幾乎全部叫停,而《Mario Party》則轉由以Hudson舊社員成立的MD Cube負責。就連《桃鐵》系列之父佐久間晃(さくまあきら),亦於Twitter上表達自己意見與Konami不同,未能合作製作新作,稱《桃鐵》系列正式結束。

直到2016年,《桃鐵》以Konami借出版權、Valhlla Games Studios開發、任天堂發行形式終能於2016年末推出新作3DS《2017 站起來日本!(たちあがれ日本!)》,距離前作DS的《WORLD》足足相隔6年時間。雖然沒有明確說明,但如果不是任天堂跟Konami等多方接洽的話,相信直到今天《桃鐵》仍無法有新作出現吧?

如果沒有任天堂的斡旋,或許到了今天仍未能見到《桃鐵》新作推出

當然誰都不想見到人氣系列因合併、轉讓而消失,但就算合併後系列繼續推出,也未必能讓大家受落。不知大家有沒有聽過在90年代活躍的街機遊戲商彩京?從《戰國Ace》開始,此公司以製作射擊遊戲為主,其中考反應的高速彈配合考記憶的規律性慢速彈並行的形式,在各作中經常出現,被射擊遊戲迷稱為「彩京彈」,在同類別遊戲中有相當知名度。不過2000年後隨著街機人氣低迷,業績欠佳下與在2002年與X-nauts合併後正式解散。

X-nauts本來不是一家遊戲公司,但自從因上述原因取得了彩京以及《超兄貴》、《Langrisser》等成名的遊戲商Masaya之作品版權後,開始為手上已存的舊有名作移植復活,比方說PS2的《重裝機兵》、《Langrisser III》及PSP的《Striker 1945 Plus》,但由於她已把原作開發人員全部辭掉,自己又沒有開發遊戲經驗,於是全都靠半吊子的外判製作,結果無一不劣評如潮。最後X-nauts自身亦因經營不濟而終止業務,現在公式網站已關,連公司還有沒有存活都不知道……

合併彩京後出來的結果卻是超絕三流的移植,只要是射擊機迷都很火大又無奈吧?

最後亦有遊戲商經過多年發展,既沒成為跨國大電玩企業,又沒結束自己的遊戲事業,Sunsoft可說是當中少數之一。這家公司最初於1971年成立,最初為通訊器材公司,後來漸漸開拓遊戲業務,為人熟知的是持有《上海》的日版遊戲版權,至於自家製著名作則有紅白機的《亞特蘭提斯之謎(アトランチスの謎)》及《一揆(いっき)》,可惜兩者均是Kuso Gam……

一直以來Sunsoft都不是甚麼大遊戲商,手上亦從未有過過百萬的超人氣作,但以《上海》及各世嘉移植作為主軸,意外地廣為玩者認知。雖然到最近公司把電玩業務規模進一步縮小,可是或許公司還有柏青哥、通訊器材等大量非遊戲業務能賺錢,而且《上海》的手遊開發亦有非常固定的收益,Sunsoft大概今後亦會好好存活過來……說起來Sunsoft的PSVR專用RTS《Dark Eclipse》將在本年推出,不知出來的評價會如何呢?

仍活躍於家用機界的Sunsoft,其實是家比Capcom或Square Enix更具歷史的電玩公司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