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遊隨筆 : 同一名字,不同人物? 如何重用主角

當遊戲商要製作一個系列的最新作時,到底要如何辦才能表達出新作與以往的作品為「同一系列」?有些會讓新作承繼系列固有系統、風格、世界觀,又或者是將道具、裝備等元素繼續在新作中被活用,不過還有個更折衷的方法,就是直接用回以往系列主角繼續當主角。如此一來玩者一看到他,就知道新作是屬於相關系列。

雖然這個方法是最直接、最有效,然而當系列發展得越來越久,繼續使用相同主角會帶來欠缺創意或者奇怪的感覺……如何處理才能一直讓同一主角合理化?

相同故事的後續

要讓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繼續當主角,除了來自動漫等原作改編類作品外,相信最合理的就是作品之間有著正統故事後續關係,也就是說當作品群都是在同一時空描寫主角的故事時,各作品採用相同主角便會變得合情合理,又或者應說是非君不可。

機迷共知的名作系列《Metal Gear》系列絕對是同類例子的表表者。系列最初於1987年MSX2起家,主角Solid Snanke僅為一名特種部隊FOXHOUND成員,為找尋失蹤的同僚而深入敵對武裝組織OUTER HEAVEN,在設定上不算非常特別。3年後《MG2》發售,主角同樣為Solid Snake,雖然立場上他同樣僅為「執行特殊潛入任務的兵士」,但在故事上則漸漸以英雄形象描寫他。

元祖《MG》的故事不但由《MGS》系列完美地承繼過來,連帶Sanke亦成系列象徵

《MG》系列停止後約7年,以《~Solid》之名重新復活。由於平台轉戰為當下最新的PS,多邊形畫面、豐富的內容及可塑性高的遊玩系統令新作規則有著幾何級數的提升,但它們卻能完美地連貫成為一個系列,皆因《MGS》故事與《MG》直結,Snake的設定亦大幅強化,讓他不再單是一名善戰的兵士,而是成為整個故事的其中一個關鍵。後續系列不管是前傳還是後續,全部都是圍繞與Snake相關的故事,來到這裡他已經完全代表著《MG》系列這個品牌,幾乎無他不成事。

在此有一個有趣的地方不容忽略,就是雖然主角都是名為Snake,外表跟聲優均是一致,但其實第3集及PSP的《Peace Walker》中的Snake是另一名人物,而第5集的Snake則又是與他們不一樣的個體。雖然他們是不同的人,但外觀、行徑、命名、英雄般的事跡等各種描寫卻將主角的定位從「一名角色」昇華至「一個存在」——Snake的形象便是《MG》系列的形象。

雖然外表、動靜及聲線相近,但系列合起來一共有3名主角Snake存在

亦因為Snake代表不只一個人關係,儘管各系列舞台都是設於同一時間軸內,在主角描寫上有不少發揮空間,但其實絕大部分同時間軸的主角均只為同一人物,一直描寫相同角色的話,很容易出現違和感。
2001年GBA的《逆轉裁判》從低成本小粒作品大熱成為Capcom著名系列之一,不計外傳的話至今已經推出6集,系列主角成步堂龍一更是人氣電玩角色;說到《逆轉》,大家便會想起藍色西裝加箭豬頭的他。但其實《逆轉》系列開始時只預計會推出3集,以三部曲形式來描寫成步堂的故事,後來系列人氣爆發,遊戲商亦難免添食再添食。

本來開發組從第4集起打算以全新角色王泥喜法介為系列新主角,打造另一個《逆轉》故事,可惜劇本易,劇作粗疏且矛盾點多,連帶固有粉絲也不接受王泥喜為新《逆轉》主角,後來在推出第5集不得不重新推舉成步堂回歸主角,王泥喜降格至配角。

成步堂在《4》後的風格改變,令不少粉絲感迷茫

此舉當然不怎樣好看,但更大的問題是成步堂亦有於《4》以配角身份登場,由於時間軸上已跟《3》相距一段日子,性格從以往的熱血傻小子,變成成熟穩重的前輩,風格截然不同。當然,人物經歷多了會成長是自然不已的事,可是由於首三部曲的成步堂形象太深入民心,《4》時的風格劇變已經惹來相當不滿,現在以《4》的成步堂為基礎重新登上主角之位,多少令人感到有點怪怪。

《MG》系列的「不同人物同一存在」,及《逆轉》系列的「同一人物不同存在」,兩者的對比的確頗有趣。

吉祥物

上述遊戲之所以能讓同一人物當主角,是因為故事舞台均為一致,各作故事都是圍繞主角而行,亦因如此一直描寫下去的話,長久下去難免會令角色老化、寫無可寫。相對地,有一種方法卻能一直沿用固有主角之餘,也可一直讓主角永遠長青,那就是讓主角「吉祥物化」。

換言之,開發經要把主角化身成系列吉祥物,在設定上無需大量故事支援,只要凸顯他作為角色的個性、特徵便可,就像Sanrio角色的處理般。如此一來,遊戲商在製作系列時不需要再考慮與前作的連接,每部新作都能作為完全新作安排,唯一承繼的就只有主角(及其他主要角色)。

只要將角色吉祥物化的話,那不管甚麼類別的新作都能套用他們上去

以《桃太郎電鐵》系列為例。此作的主角桃太郎乃來自紅白機的RPG《桃太郎傳說》,後來遊戲商Hudson製作出跟本篇完全無關的桌上遊戲《桃電》,將前者的主要角色穿起半吊子的現代服飾,於棋盤及各事件中粉墨登場。後來因高中毒性及多人同遊的魅力,《桃電》人氣比《桃傳》高得多,理所當然地系列化,成為日本國民電玩之一。

《桃鐵》是款桌上遊戲,幾乎沒有故事性可言,所以不論主角是原創還是從其他作品而來,或者每集都不斷替換,根本不會對作品構成有重大問題,不過此系列的主要角色就是固定於桃太郎及他的愉快同伴們,讓他們成為系列「代言人」。

令和版《桃電》的人設變動或許是對粉絲的一大考驗

桃太郎還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他分別是《桃傳》及《桃鐵》的主角,可是《桃傳》跟《桃鐵》卻是從故事到玩法都沒有半點關係。利用吉祥物的處理手法,同一主角能完全跨越任何遊戲類別,以吉祥物為中心讓各遊戲成為該角的遊戲群。

當中要說最成功的莫過於瑪利奧吧?到了今天,瑪利奧已經是遊戲史上最著名的角色。最初他是《Donkey Kong》中玩者操作的角色,雖算是半個主角但此作著目的還是Donkey Kong,後來被冠上瑪利奧之名,正式於《瑪利奧兄弟》裡擔正主角位置,然後在紅白機的《超級瑪利奧兄弟》裡再度擔任主角,令他一躍成名。

瑪利奧從此知名度極高,亦令任天堂之後許多原創遊戲中,都起用瑪利奧當主角,瑪利奧則變成任天堂的吉祥物。本家動作類、高爾夫、賽車、網球、籃球、運動會、方塊智力、麻雀、RPG、雜錦小遊戲集……任天堂數之不盡的原創遊戲,不時會套用《瑪利奧兄弟》的角色來吸。而這些原創遊戲即使原則上毫無關係,也變成「瑪利奧系列」旗下的大家族。

只要讓瑪利奧當主角的遊戲,都屬於「瑪利奧系列」的一分子

事件簿

另一種相同主角的處理方法還有偵探小說系列經常會用到的「事件簿方式」。福爾摩斯、明智小五郎、金田一一等古今東西的長篇偵探創作,均是讓同一人物去拆解不同案件,這些案件成為相關主角的「事件簿」記錄在案。在此,各事件簿之間的關係可以是零,但主角本人是偵探關係,相同人物偵破複數案件合情合理。同時亦不用太在意各事件簿的時間軸關係,就如《小丸子》一樣,系列本身有多少集都好,主角仍能一直保持最初的模樣及個性。

最容易引用事件簿形式的遊戲系列,不用多說當然是偵探遊戲本身,如《EVE》(天城小次郎及法條真理奈)、《藤堂龍之介探偵日記》(藤堂龍之介)及《一柳和的受難》(一柳和)等都是屬於這類創作,但要數偵探遊戲的最著名偵探人物,又怎能少了《偵探神宮寺三郎》?

讓相同偵探去處理不同案件,各作故事關的連接緊密性能寬鬆一點

此系列首作為1987年紅白機磁碟機的《~新宿中央公園殺人事件》,故事講述一名被絞殺死的少女屍首於新宿中央公園被發現,警方對事件兇手毫無頭緒,於是請來私家偵探神宮寺三郎協助調查。

此作的推理部分比較胡來,不過遊戲氣氛走成熟路線;主角神宮寺是名沈默寡言的大叔,每當思考案情時都會抽煙,而助手御苑洋子則是能操多國語言、有能顏值又高的大美人。相對於其他針對年齡層較底的其他紅白機遊戲,此作對玩者而言相當新鮮,也造就了遊戲系列化——每款遊戲都是不同的事件薄,而主角當然繼續是神宮寺和他的美女助手了。

另外,此作亦如其他偵探創作一樣,從主角解決各事件簿的過程中玩者能感受主角的魅力,而這份魅力亦隨著事件增加慢慢累積下來。正如之前所說,神宮寺本身早是名個性獨特的人物,首作之後,開發組都會在各作加插描寫他及其他主要角色的過去及為人,令各角色設定非常立體。玩者在遊玩《神宮寺》系列時不只是解決各個案件,更可進一步認識神宮寺。

除了解解各事件的謎團外,從故事中了解更多神宮寺這名偵探亦是一種樂趣

自從遊戲商Data East倒閉後,《神宮寺三郎》系列版權數次易手,然而到了今天系列仍繼續活躍於電玩界之餘,系列累積銷量更突破220萬套(2007年時),合共19部作品(包括1部前傳作《DAEDALUS》)。我想不管是哪個年代的機迷,只要喜歡文字推理類別,大概也聽說過神宮寺的大名吧?

除了各偵探遊戲外,著名ARPG《YS》系列其實亦是用上事件簿方式來製作。不認識系列的朋友,可能會納悶為甚麼主角總是相貌相約的紅髮青年劍士,其實他們都是同一人物——冒險家亞特魯(アドル)。

打從1987年系列第一集開始,遊戲商Falcom已打算將《YS》系列化,於是創作出至今亦頗為罕見的設定——冒險家亞特魯半生都在世界各地冒險,直到他50多歲時告老還鄉,並將自己的冒險經歷輯錄成百多冊的冒險日誌存放於自家的地下室,經過上千年後,這些冒險日誌終於被現今的世人(玩者)發現……也就是說,每部《YS》作品正是亞杜魯的不同冒險經歷。

《YS》系列的亞特魯雖然打扮全不一樣,不過一頭紅髮則絕對少不了

此設定的確能保障亞杜魯長期成為系列主角,可是相對地正因為他四處闖蕩關係,除了如多奇(ドギ)那樣的冒險同行者外,其他角色就算再有人氣,亦難以在之後的系列中繼續登場。特別是各作品的女主角基本上不會固定,對於配對廚來說或許是件大苦事。

平衡世界

最後一種要談的同一主角應用法較為特殊,閣下既可說他們是相同一人,也可以說他們是完全不同的人物,因為他們是存在於不同時空或平衡世界的同名人物。

包括外傳在內,全部《薩爾達》系列的主角都是林克,無一例外,但奇怪的是他們會根據情況有是沒有關聯的獨立個體,有時又是同一角色繼續擔當主角,並不如之前所說般的吉祥物方式而行。比方說,首作《薩爾達傳說》主角林克經過3年後成為第二作《林克的冒險》,二人為相同人物;《諸神的三角力量(神々のトライフォース)》的林克則和《織夢島(夢をみる島)》的為相同人物;而《時之笛(時のオカリナ)》和《穆傑拉的面具(ムジュラの仮面)》的林克又是一對……

哪個林克跟哪個林克是同一人物,不是《薩爾達》迷的話很難猜出來

為甚麼會搞得那麼複雜?皆因整個《薩爾達》系列的時間軸是非常複雜,這不單因為前傳後續沒有十分明確的說明,而且在《時之笛》之後引伸出三個平衡世界,各部作品也分散於不同世界及時空中……光憑文字形容而沒有圖表附助的話,絕對難以理解。

雖說大部分林克都是同名不同人的獨立個體,年齡、外表隨各作改變,可是有些基本特徵卻是哪個時空的他都會擁有,好像金髮、綠色衣服、三角帽子(雖然《BOW》的林克沒有綠衣及帽子)、尖耳朵、寡言等,令林克整個的形象不至於太個偏離。

不過我想對於《薩爾達》迷來說,最懊惱的大概不是如何分辨林克,而是要花大額去收藏十多個來自不同作品的林克amiibo吧……?

既然林克有多重存在,薩爾達公主亦自然一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