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 》十周年訪談 回望遊戲的過去與未來規劃

若果是一些機齡比較大,又喜歡射擊遊戲的朋友,都應該知道《 虹彩六號:圍攻行動 ( Tom Clancy’s Rainbow Six Siege )》 於今年踏入了十周年了吧!而GG早前接受了Ubisoft的邀請,特別與《虹彩六號:圍攻行動》的創意總監 Alexander Karpazis作了一次訪談,當中他談及了很多關於遊戲的演變,以及自己對這個系列的感受,若果對這個系列感興趣的朋友,不妨來看看今次的訪談啊!

與遊戲的緣份始於八年前…

談起這套作品,Alexander Karpazis 與 《虹彩六號》的緣分是始於八年之前,談及當時的工作,他回憶道,「我是大約在八年前加入《虹彩六號:圍攻行動》的開發團隊,擔任『視覺呈現藝術總監(Presentation Art Director)』,當時主要負責制定視覺設計、選單和圖標等的藝術方向。我協助團隊建設的首批功能之一,就是最初版本的『選角與禁用系統』。」而這個系統後來為遊戲戰術策略的重要組成部分,亦影響了之後遊戲的發展步伐。

如今身負創意總監的重任,Alexander的職責範圍已從視覺領域拓展至遊戲各個不同部份,他表示,「現在身為創意總監,我主要負責遊戲內容上呈現,涵蓋所有玩家看到的內容、遊戲功能、玩家的回饋意見,以及如何將這些意見整合進遊戲裡,還有內容團隊如何與團隊中其他人員合作,像是技術端或製作端,我會就所有這些環節提供協助,同時也像個啦啦隊長(笑),從旁幫團隊成員加油打氣,幫助他們展現出所有的辛勞成果。」

當被問及驅使自己堅守開發團隊的動力時,Alexander 亦表達出自己對遊戲的熱情,「《虹彩六號:圍攻行動》最棒的地方是,永遠都有更多的工作可以完成(笑),而且團隊以及我們的玩家社群會不斷提出更多振奮人心的創意點子,大家都希望能在未來將這些點子付諸實現。他們有非常豐富的想像力,我們認為這款遊戲的未來不可限量。」

有很多值得令人紀念的時刻…

在這十年的遊戲開發過程中,有很多值得銘記的瞬間,但對Alexander而言,《圍攻行動 X》的推出無疑是最為深刻的時刻。他感慨道,「這麼多年,當然有很多值得紀念的時刻,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圍攻行動 X》的推出。團隊為此付出了超乎想像的努力,而社群給予的回饋與熱情,更是令人深受鼓舞且充滿動力。這讓我們深刻體會到,參與《圍攻行動》這樣遊戲的工作究竟有何意義,也讓我們明白所有的辛苦付出,能對無數玩家產生多麼巨大的影響。」

在競爭激烈的射擊遊戲市場中,《虹彩六號》一直都能保持著人氣,對此 Alexander 直言:「《虹彩六號:圍攻行動》的特色組合極為獨特,是別處找不到的。這是極度講求戰術與策略的5V5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並且將這些與擁有獨特技能的幹員以及會產生變化的破壞系統做結合,使得每一場遊戲玩起來都有所不同,你絕對不會玩到兩場一模一樣的遊戲。因此,這是一款需要花時間學習,而且富有深度、玩起來很有成就感的遊戲。我深信,這就是我們能在這個競爭激烈的市場中如此耀眼的原因。」

此次《圍攻行動 X》推出的6VS6「雙重戰線」玩法,可謂遊戲對戰模中的一個突破。對此,Alexander解釋了設計初衷與玩法差異,「除了為隊伍多增加一名玩家外,『雙重戰線』讓玩家可以更自由地混搭《圍攻行動》的各種要素。因此,你可以將攻擊方幹員和防守方幹員編入同一隊伍,這帶來了全新的策略。我們還導入了重生機制,讓玩家能從遊戲中的失誤更快學習。雙重戰線為玩家提供了更多的空間,既能嘗試新策略,又能更熟悉遊戲機制,為日後投入排名戰遊戲模式做好準備。」

以《圍攻行動 X》為基礎再創新…

《圍攻行動 X》不僅帶來了玩法革新,更在技術層面進行了全方位升級。Alexander 詳細介紹了主要強化內容,「從頭到尾,《圍攻行動 X》帶來了非常多重大變革,但徹底翻新的音效引擎算是其中最重要之一。在《圍攻行動》這樣的遊戲中,音效是如此關鍵且重要,我們希望確保音效在遊戲中發揮真正的作用,而且我們知道還有進一步加強的空間。其他革新還包括光影,我們徹底重新設計了光影引擎,以產生更逼真的光線,並會在未來做進一步加強,甚至還有四散在地圖上的可破壞元素,例如滅火器和瓦斯管線,玩家可以將其炸掉並加以利用。這些都是重大的改變,為遊戲增添了更多的深度和沈浸感。」

展望《虹彩六號》的未來,Alexander表示充滿信心,「未來一片光明。我們希望繼續以《圍攻行動 X》為遊戲帶來的全新基礎為起點,更快地提供更多的更新,並為玩家帶來更多體驗《圍攻行動》獨特要素的方式。因此,我們非常期待在第四季為遊戲帶來一些新的更新,並在第11年裡更頻繁地帶來更具影響力的平衡調整,讓玩家每個月在遊戲中都能有新的東西可以測試或嘗試。」

製作人給香港玩家的寄語

整個《圍攻行動》團隊想向我們所有的香港玩家表達最誠摯的感謝。少了你們的熱情與支持,我們就無法慶祝這驚人的《圍攻行動》問世十週年里程碑。非常感謝大家。

創意總監 Alexander Karpazis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