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遊隨筆:是好是壞由誰定? 遊戲界的Merry Bad End

古代中國經典故事「知魚之樂」中,跟魚無關係的莊子與惠子熱烈地爭辯河中的魚是否快樂,但結果到底魚是否快樂呢?或許只有魚自己才能真正明白。同樣地,對於玩者來說,遊戲某些結局是不折不扣的悲劇,可是站在作中主角來看,卻可能是無比幸福的終結。

甚麼是Merry Bad End?

遊戲中出現Bad End十常八九,有些作品唯一的結局就是Bad End,甚至會有像PS2《Radiat Stories》那樣,即是設有多重結局,最終都不能大團圓終結。不過有止時候,明明表面看起來是Good End,不過總是讓有覺得有點不覺味兒;又或者明明作中角色遭遇慘得要命,但細心想想又不是那麼差……那就是Merry Bad End了。

個人而言,Merry Bad End較常出現在美少女遊戲、乙女遊戲及恐怖遊戲上,其中一個原因相信是這類作品和病嬌元素頗為配合。如主要角色中包含病嬌的話,較容易會出現教人不寒而慄的「幸福」場面。

Merry Bad End到底是大團圓還是悲劇,真是因人而異

好像著名ACG劇作家虛淵玄氏早期名作復仇電子小說遊戲《鬼哭街》,主角孔濤羅為被慘殺的愛妹瑞麗報仇,誓要殺掉5名仇家及從他們手中回收妹妹的靈魂碎片讓她「復活」,但其實全都是瑞麗的計劃——一切都是讓自己深愛的哥哥意識他對她的愛意,不惜要自己接受如地獄般痛苦的苦肉計,是徹頭徹尾的病嬌妹。最終濤羅終於勇於面對自己對瑞麗的愛,瑞麗亦如願以償,終於能跟濤羅永遠在一起,真是可喜可賀……

當然,病嬌系不是Merry Bad End的唯一出路,在電玩界中不難找出形形式式的例子,而依我愚見大概能分成以下三大類。

主角快樂就足夠

如剛才所說,病嬌很容易和Merry Bad End聯成一線,重點在於瘋狂的主角沒擁有普遍道德觀,眼中只有目標沒有他人,能不顧後果地犧牲他人甚至目標本身,來獲利他認為的美滿結果。不過有時病嬌屬性不單單是天生,因種種環境而培育出來的例子其實倒不少。

2012年由kouri氏以《RPG遊戲製作大師2000》開發的免費同人恐怖遊戲《Ib》,推出後火速在日本玩者及同人界大熱。作中講述一名9歲的少女Ib與父母來到美術館參觀時,突然被捲入由美術作品拼湊而成的異界中,玩者需要操作Ib,和同囚於異界中的Garry及Mary一同尋找回到現實世界的方法。

《Ib》最近推出了重製版,以往沉迷於美術異界的回憶都紛紛回來了!

遊戲沒有利用過份血腥獵奇的畫面來嚇玩者,反而用了不同的美術創作來營造出美麗又奇妙的恐怖世界,成為當代同人遊戲經典代表作。昨年2月及本年3月及先後在Steam及Switch平台上推出重製版(需付費),有興趣的話不妨一試。

回到正題,《Ib》合共有7個結局,其中從Mary視角來看是絕佳的結局,在擁有神視點的玩者們眼中卻令人毛骨悚然。首先,有別於Ib及Garry,Mary的真正身份是某美術家的最後作品,只能生存在美術異界的她一直嚮往現實世界及交朋友,後來她終於按捺不住將Ib及Garry引到美術世界中……

作中有一個結局是Garry逃離不了異界,而Mary則借用了他的位置取代了自己,讓她能離開異界;與此同時回到現實的Ib忘記了包括Garry在內有關異界的一切,其與Mary在美術館裡重新「初次見面」。既能來到現實世界,又可以交到好朋友,Ib亦沒有受到傷害,對Mary來說無疑是最好的結果。

另外,就算Mary仍無法離開異界,她還可以將Ib和Garry留在她的身邊,讓他們成為她的「朋友」,永遠不會寂寞;而的確又有另一個結局可滿足她這個想法。雖然聽起來Mary似乎很病嬌,可是從出生就要孤獨地留在繪畫世界的她,只有單純的想法而沒有善惡概念,環境因素下令她做出瘋狂行為絕非不能理解。事實上,不少玩者都對Mary抱有同情之意,希望三人均能得救,可惜現實總是殘酷的……

沒有一個結局能讓Ib、Garry和Mary三人一同回到現實世界,這正是遊戲的殘酷之處

在「只要主角爽透便可」這種結局中,我覺得最有趣的還是《Summon Night》首作。由著名插畫師飯塚武史(黑白紅白)氏當人設的SRPG《Summon Night》系列,雖然角色都走可愛風格,不過意外地有時劇情卻相當沉重。

第一集的故事講述一個非常像現代日本的無名世界中,本是平凡高中生(有4人可選)的主角突然被召喚到異世界去,與企圖召喚魔王的邪惡組織對峙。此作設有複數結局,除了大家都能預想到的王道救世結局外,還有頗有意思的魔王結局。

玩者只要在遊戲過程中不斷選擇些非王道選項,並在各戰鬥中不斷犧牲我方同伴的話,來到後盤時就會有魔王線分歧。這時在其他路線中寄宿了英雄靈魂的主角,在此線則會改為「在召喚時出現了亂子而令魔王寄宿在主角身上」的設定,而因為主角不斷行惡,魔王終於成功跟主角的靈魂融合,奪去了他的身體。

有趣的是,復活了的魔王以往只為合召喚者的意願而行事,其實他本人對毀滅世界並無執拗,最終他更協助我方打倒了打算作二次召喚魔王滅世的敵側。魔王在履行和我方的承諾完成救世後,便「騎劫」了主角的身體回到日本(無名世界)去,而我方同伴對救不了主角及日本而感到十分自責。

不過魔王或許不是想像般暴戾。回到原來世界的主角已忘記了在異世界發生的一切,更不知道自己已與魔王融合,如常快樂地過回他的學生生活,只是內裡的「黑暗」不知何日會爆發……

雖然已化身成魔王,但似乎對世界沒甚麼威脅(好像是)……

雖然主角靈魂深處潛藏著不穩元素,但異世界得救了,而主角能如願以償平安回到和平的日本,再加上因主角已成魔王關係,在原本路線中需要成為魔王附身而死的重要角色不用犧牲,細心想想其實是個非常完滿的大團圓!

虛偽的和平

遊戲中的主角打生打死、搞一大輪龍鳳,目的當然是希望能得到自己心中的理想結果。這些理想可能是非常單純的「世界和平」之類,而主角最終都能成功打們壞人,本應是皆大歡樂的事,可是世事又是否每每都如此簡單?

2007年,DS《Rockman ZX Advent》作為名作《ZX》的正統續篇,在許不少方面都未如人如意,在粉絲間評價相當一般,其中一個令人遺憾的就是故事。遊戲舞台發生在人類與人造人戰爭後,兩者終能和平共處的世界。而管理這個世界政府的三大人物「三賢者」之一的Master Albert在中盤突然造反,要成為新世界的神,其作為最終首領與我方一行人對抗。經過了連串因緣際會,主角一行人終止成功打倒Albert,世界回復和平……

打倒了黑幕後,又再跑來另一個黑幕

就此結束的話亦算符合王道劇流程,可是如果完成一定條件後,結局後會出現隱藏劇情,內裡會暗示真正的幕後黑手是另一名三賢者的Master Thomas。那麼,這條伏線是否會在後來的作品中回收?並沒有!不知是否《ZX》不人氣還是怎樣,《ZX》系列就此終結。再加上原本系列的時間軸設在人類滅亡後、新文明出現的《Rockman DASH》之前,換言之《Advent》結局後很大機會人類仍避不了滅亡的終末。

《Advent》是在一個王道劇後留下「手尾」,當事人亦無從得知這個「手尾」,是典型的Merry Bad End。不過有時候玩者明知一路走來完成目標大業,最終還是無法完全根治問題,無奈感更為強烈,而《ARMORED CORE for Answer》絕對能充分反映出這方面的感覺。

在國家解體戰爭結束、世界由數個大型企業支配的舞台上,玩者作為地表頂級威力武裝兵器Next的駕駛員,最初會根據所屬企業指示去鎮壓反對體制的恐怖分子ORCA旅團,後來知道恐怖份子其中一個反抗的目的,就是要阻止企業繼續濫用會破壞環境的小島粒子(コジマ粒子)。

不管是選擇企業陣還是ORCA,結果都不能最完美

這時玩者可以選擇繼續為企業聯盟效力,又或者選擇倒戈跟隨ORCA對抗企業們。如果選擇前者的話,企業成功消滅ORCA,保住了大多數的平民生命,可是小島粒子沒有被解決,人類終究要滅亡。若是選擇後者,ORCA利用激進手段令生靈塗炭,在無數犧牲下成功擊潰引導世界滅亡的企業陣,讓人類繼續有未來,但與此同時餘下來的人們又再為權力爭鬥,戰爭沒完沒了。

兩個結局均成功達到目標,並得到最初希望的成效,對企業或ORCA均分別是理想的終結,可是對世界及人類來說又是不是呢?相信大家心裡都有答案。其實除了上述的究極二擇外,玩者還有另一條路可選,只是要達成目標需要非比尋常的「責任心」,不是人人能承受得來……

犧牲小我完成大我

最後想談的Merry Bad End類型和前兩者有點不同,這種結束不存在著不穩的氣氛,整個故事完美地終結,各種問題本裡裡外外漂亮地解決,唯一可憾的就是主角必須要犧牲自己。

PS初期名作SRPG《Arc The Lad》系列在構成上有點特別。雖然《1》及《2》均受機迷喜愛,但大眾幾乎一面倒只談《2》不談《1》,原因在於本來此二作應為一集過單品,可是身為SCE出資發行的遊戲,需要配合PS主機推出時機來來作開荒牛,開發組於是將序盤為止的故事分成《1》先在1995年推出,翌年再完成餘下部分推出《2》。亦因如此,遊戲內容大部分都集中在《2》上,《1》彷彿變成了序章般的存在。

儘管如此,《1》在系列上仍非常重要,因為主角艾古(アーク)跟女主角古露露(クルル)到了《2》中盤會再度回歸,更再次負責起主角位置。在《2》的終盤,本打算阻止暗黑支配者(最終首領)失控而獨自行事的古露露,反敗在暗黑支配者之下,更被他吸收強化了自物力量。

苦戰下仍無法戰勝不會死亡的暗黑支配者,此時古露露利用僅餘的力量弱化了暗黑支配者,艾古則趁機以自己的性命來封印他。艾古及古露露的死,以及在大戰後被嚴重破壞的世界,餘下來的同伴們雖然感到悲傷,但同時亦看到二人留下來的希望之光,大家都會為未來繼續努力……

失去了英雄,但世界尚有希望

由於艾古及古露露既是王道好人,在遊戲裡又是超強的可靠角色,在粉絲間很受歡迎。經歷過眾多生死難關後,最終二人還是要昇天,令不少從《1》開始玩的玩者感到可惜。不過比起便宜的大團圓結局,有時候這種缺憾美也非壞事。但若然想看看便宜大團圓,我倒很建議繼續去玩與《2》結局相連的正統續篇《3》。

說起來,1995年在超任上有一款名為《天地創造》的作品。此作跟《Arc The Lad》一樣,有一名同樣叫艾古(アーク)的主角以自己的生命來換取世界和平……莫非名字相同命運也相近?

《天地創造》的故事如其名般,主角需要獨自開拓世界。話說在一個只有一條地底小村落能存活的世界裡,村中少年艾古在好奇下開啟了不能打開的潘朵拉的盒子,村長及主角以外的人都被冰封著,於是村長命令主角外出村子開拓世界去找尋解決方法。

從荒蕪的大地,到各種動植物及人類復活,再影響人類文明發展;艾古跟地表世界的人和事一同成長。後來在經歷種種後,他終於發現殘酷真相——地表世界將被消滅,而所有元兇就是村長!

事實上,村長是代表破壞的暗蓋亞;在遙遠的過去,在光暗大戰中他打倒了掌管創造的光蓋亞,毀滅了世界,只留下地底下的小村子。不過由於破壞與創造是一體,光蓋亞早晚都會復活,於是他便想出讓主角去創造天地,並在中途消滅世界,令光蓋亞無法完全復活。

《天地創造》結局既圓滿又教人無限唏噓

不過暗蓋亞沒想到,艾古在開闢天地時內心已漸漸育成光明,最終他選擇站在地表人類側打倒暗蓋亞,光蓋亞亦得而復活。可是因為暗蓋亞被封印,艾古及他的故鄉將會消失。這時艾古請求光蓋亞讓他在生命餘下的一天裡,能回到昔日的地底村子平靜地活完那天,而他亦終能如願以償……

從畫面、系統到故事,《天地創造》堪稱超任神作,可是因為與《Chrono Trigger》、《DQVI》等著名RPG同期推出,發售後不太受玩者注目。再加上既沒有移植也沒有重製,想玩的話只有超任版一擇,更令遊戲變成隱世名作。26年後的2021年,遊戲人設藤原カムイ氏開展了有關《天地創造》的個人展覽,遊戲重製的呼聲再度響起。近年Square Enix積極地重製她以往經典名作,屬於舊Enix的此作會被重製似乎不是沒可能呢。

Back to top but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