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校》:逃避雖可恥,但真的有用嗎?(內含超大量劇透)

detention

就在早幾天,游雲把《返校》一口氣在直播中破關,當然那「北姑腔」亦成了大家的焦點…(這…也太難以令人理解)。然而,其實這是一部頗具深度的遊戲,故事鋪排及解謎部份,雖不能說相當出色、但確實是在水準以上,所以就趁著還對遊戲有一定印象,就來為大家作一個解構,讓大家多了解作品背後的故事。

一、完整故事概括

國民黨被共軍打敗後,遠走台灣。

1S05Ub9-8

當時台灣大總統蔣介石,為防止共產黨派間謀滲入台灣,亦想鞏固當權者的地位,頒布了「懲治叛亂條例」以及「動員戡亂時期檢肅匪諜條例」等多項條例,更打出多種口號如「檢舉匪諜人人有責」或「匪諜就在你身邊」,加上戒嚴等強硬手段,人民可說是民不聊生。

在戒嚴期間,女主角方芮欣的家庭發生巨變,因父親的出軌,由原本充滿笑聲的幸福家庭,變成了破碎家庭,及後母親因忍受不了父親,而將他貪污的事件舉報上級,令父親突然在芮欣的眼前消失….

受到家庭影響,方芮欣情緒低落,在孤獨時很喜歡摺一些紙飛機,這些都映入了張老師的眼裡。經過互相了解,張老師知道芮欣家庭的狀況,亦帶她去看電影,兩人開始產生了情愫。但突然在某一天,張老師竟開始疏遠她,亦偷聽到殷老師好像與張老師有著某種關係,因而對其懷恨在心。

6543

但實情是,殷老師與張老師同是讀書會的人,他為了不讓芮欣涉及其中,而決定離她而去。當時,讀書會所收集的,全都是有關民主及自由的書藉,這些都是被國民黨所禁止的。然而,女主角為了報復張老師,從師弟魏仲廷那邊取得禁書,更將之交給負責檢舉的白教官。

結果,張老師被捕繼而被判死刑,殷老師則逃亡海外,魏仲廷自首並供出讀書會的成員被囚十五年,芮欣到後來才知道自己闖下了大禍.….

二、芮欣的兩個結局

如果大家有完成整個遊戲的話,都知道作品大致分成兩個結局,第一個就是「跳樓」,而第二個則是「上吊」,兩個結局其實是有著一個不同的狀況,以下將會為大家詳述:

「跳樓」的結局

其實在第四章時已經提及,方芮欣的死亡是由跳樓所做成,那麼為何跳樓會令人有GOOD ENDING之感呢?簡單一點說與佛家的「自在」與「放下」有關,因為若未能放下,她是未不逃走出那因果定律,亦是出於這個原因最後她才能出現在魏仲廷的對面。

maxresdefault

「上吊」的結局

與「跳樓」不同,方芮欣未能完全放下心中的罪惡,因一時想不開的通風報訊,想不到招致張老師的死亡,自責的她一直想逃避,由於她生前是以跳樓結束生命,若不是能了解自身的罪孽以跳樓作結束的話,那她的靈魂將會以不同方式延續其痛苦,這亦是以上吊死亡這種方式完結的因由。

121212

三、遊戲名字《返校》

logo

這個名字的確是起得相當與深度,返校,究竟是方芮欣在校內不停輪迴,再度上演返回學校的戲碼,還是以最後魏仲廷返回學校,憶起以往前塵往事來命名呢?這個也真的要問問製作人才知道。然而,這個遊戲的英文名稱為「Detention」,意思解作「滯留、拘留」,若以英文而論的話,相信是與前者的解釋相符,亦即是方芮欣被滯留在校內不能輪迴的意思。

四、個人出發的評論

其實,若果要說這套是恐怖作品的話,在下只能說會令不少朋友失望,皆因這套作品的恐怖之處,不是在畫面被音效上,而是要我們反思一下,沒有自由是多麼的恐怖的一件事。

故事起用六十年代的台灣,以戒嚴作背景確實是一絕,人民於當時是沒有完全的自由,所有言行都受到密切的監管,就連看書也是要看固定的版本,這些都令人民內心備受壓抑,還記得女主角曾提過一句說話:「若能一覺醒來,發現身處異邦,在沒人認識的地方,重新做回自己。」這句話是她逃避現世的感言。在生前,她被濫權的政府機構所壓迫,想愛不能去愛,自由完全蕩然無全;到死後,她被自己的罪惡感纏繞著,以致無法輪迴被困於校內,而這個正好與遊戲的英文名字「Detention」不謀而合。

另一方面,就遊戲性而論,感覺上雖有些單調,但陰沉氣氛以及故事性足以彌補到這些不足,而解謎的要素也製作得相當不錯。雖然只是一款約四小時就能完成的遊戲,在質量上我覺得是物超所值,亦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這些本地的創作團隊(我真是沒有收錢打廣告),若有更多這些團體出現,那麼遊戲界將會百花齊放,我們亦有更多不同類型的遊戲可享受得到啊!

相關文章

發佈留言

Back to top button